新闻中心

2021.04.27
2021版《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近日,《临床肿瘤学杂志》发布了2021版《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该共识由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发起,在临床、病理等多个领域20余名专家指导下,以及行业内10余家头部诊断企业的参与支持下,结合结直肠癌实际诊疗需求,分别从临床角度和实验室流程质控角度出发提供指导意见,历经一年反复讨论,正式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2021年3月第26卷第3期。


2021版《共识》的推出,基于什么背景?究竟有何重要意义,又有哪些精彩看点? 


640.png

2021版《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1;26(3):253-264


NGS赛道火热,质控流程亟需规范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为56万例,因结直肠癌死亡病例达29万例 。约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出现远处转移。此外,30 %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转移,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降至11.7%% 。


近年来,随着诊疗水平的进步和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结直肠癌患者跨越了五年生存期,实现了更长的生存获益。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RAS基因野生型的患者能够通过特定的精准靶向治疗药物(如抗EGFR单抗)实现生存获益,预后良好。


分子标志物检测是筛选靶向治疗获益人群的前提,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通量测序,也称为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由于能够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快速生成非常大的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数据集,无疑为精准诊断提供了更大可能性。NGS检测在通量、成本及效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肿瘤基因突变检测中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的发展,院内NGS平台明显增长,能做NGS检测的第三方实验室数量繁多,NGS仪器及试剂组合多样化,各平台采用不同的性能参数,对检测质量管理要求带来诸多挑战。NGS检测技术流程复杂,对实验室环境条件、人员能力及质量管理要求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临床决策 。


为保证临床诊疗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由临床医师结合结直肠癌实际诊疗需求发起,病理及检验专家指导,业内诸多检测公司参与,分别从结直肠癌NGS检测的临床角度及实验室流程质控角度共同起草了中国专家共识,用以指导NGS检测技术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规范应用。


从临床和实验室,立足于建立行业规范和标准,《共识》六大精彩亮点抢先看


为了解决目前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相关行业从业者对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NGS)的了解及应用,2021版《共识》的发布,首次提出临床规范和实验室规范,从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到样本处理及转运、报告解读及标准模板、NGS实验室建设的要求等方面,以期指导 NGS检测技术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规范应用,体现在:1)临床医生规范取样和更精准的报告解读;2)NGS行业更好地规范,保证检测流程及报告的准确性,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更加标准的参考依据。


《共识》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亮点1:从结直肠癌NGS检测的临床应用及实验室流程质控出发,由整个行业产业链的专家共同起草规范及标准;

亮点2:明确了“必要的”和“可选开展的”结直肠癌诊疗相关生物标志物;

亮点3:收集了目前市场上部分NGS公司提供的TMB试剂盒信息;

亮点4:对不同疾病阶段的分子检测内容作了明确推荐;

亮点5:提供了NGS检测报告模板;

亮点6:明确了NGS实验室建设的参考文件。


NGS快速发展,加强行业监管成国际共识


随着NGS技术快速发展,行业规范不断变化也给实践应用带来各种挑战,全球各国监管机构都在积极制定规范,推进基因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美国,临床实验室受到若干理事机构的监督。如美国病理学家学院(CAP),为临床实验室制定最佳实践指南。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ACMG)和分子病理学协会(AMP)等组织也进入该领域。2015年,ACMG和AMP发布了关于临床诊断基因检测解释的联合指南。这些指南强烈建议临床分子遗传学检测在认证实验室进行,并具体到包括谁可以解释结果的具体内容。


在我国,基因检测已经成为肿瘤临床精准诊治的前提,但关于NGS的应用形成的共识有限。2017年,我国正式出版了《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中文版,并已获得ACMG的官方授权。此后,NGS技术在结直肠癌、血液肿瘤、肺癌等疾病中的应用共识陆续出台。如今,2021版《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基因检测行业标准规范日趋完善,将会进一步推动了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和NGS技术的规范应用。


写在最后


NGS有明显的通量优势及发现未知基因变异的优势,但是在使用中也存在包括检测技术、数据管理、分析与报告、解读与临床咨询等方面的各种挑战。2021版《共识》正式发布必将在推动NGS规范化道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临床医生和行业检测者提供了规范和有价值的指导意见,除了助力临床医生的精准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临床实验室的检测与质量控制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


作为肿瘤精准诊断领域的头部企业,臻和科技积极参与了本次《共识》的制定,在《共识》的直播发布会上,臻和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杜波先生在谈及“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新增了LDTs的规定,对未来的肿瘤NGS检测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时提到,新规定的出台,明确了国家的规划和政策,将医疗器械放到优先发展的重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国家鼓励创新和促进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对于肿瘤NGS检测来说,所有的服务都是为了满足临床的需求,为医生制定治疗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所以,新规定明确了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审评审批,支持创新医疗器械临床推广和使用,有利于促进肿瘤伴随诊断在临床应用上的规范化,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地发展。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检测靶点被发现、被应用,临床对验证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LDTs规定的推出,将极大地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对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周期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肿瘤NGS企业应当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遇,拥抱政策红利,不断地创新创造,开发新产品新应用,促进企业和行业的良性发展。


精准治疗,检测先行。就在前不久,臻和科技自主研发的结直肠癌NGS多基因联合检测产品“人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213400151)。这是国内首款专注于结直肠癌的NGS伴随诊断试剂盒。该试剂盒的获批也是臻和科技在结直肠癌分子病理精准诊断领域布局的重要里程碑。未来,臻和科技将继续坚持为临床提供优质、可靠的诊断服务,持续推进结直肠癌精准诊疗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做出表率!


参考文献: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 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1;26(3):253-264.


延展阅读:


Q:《NGS共识》主要提供了哪些内容?又有哪些亮点?


A:《NGS共识》明确了两大类结直肠癌诊疗相关生物标志物:必要的 & 可选开展的



对于Lynch综合征,《NGS共识》指出,BRAF V600E突变的存在与否可以初步确定是Lynch综合征还是散发性结直肠癌。如果突变存在提示为散发性结直肠癌,无BRAF V600E突变时提示Lynch综合征可能。若存在BRAF V600E突变,则应谨慎进行胚系变异检查以排除具有强家族史的病例。

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NGS共识》推荐进行APC外显子测序/片段缺失测序,有突变提示FAP或AFAP;无突变则推荐行MUTYH外显子测序/片段缺失测序,有突变提示MUTYH相关息肉病(MAP)。对于无任何已知的息肉病综合征基因的致病性变异,首选多基因突变检测。


640 (1).png

遗传性结肠癌筛查和基因诊断的一般原则


TMB检测有助于帮助筛选免疫治疗潜在获益的患者,显著提升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总生存期。在临床研究和实践过程中TMB的评估判读标准在不同癌种中存在差异,而不同靶向测序Panel的TMB检测体系之间TMB阈值不能通用。《NGS共识》提供了目前市场上部分检测公司的TMB判读方法及检测信息,为临床医生综合判断TMB标准提供参考。


640 (2).png

市面上部分检测公司TMB判读方法及检测范围信息汇总


A:《NGS共识》对不同疾病阶段的分子检测内容作了明确推荐

根据结直肠癌患者制定相关治疗方案的过程,结合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相关临床意义,建议检测作如下推荐:


640 (3).png

640 (4).png

结直肠癌不同疾病阶段的检测推荐


A:《NGS共识》对样本的处理和转运进行了推荐




A:《NGS共识》对NGS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提供了标准模板作为参考



640 (5).png



640 (6).png640 (7).png


A:《NGS共识》明确了NGS实验室建设的要求

《NGS共识》指出,NGS检测实验室的总体设计与要求应参考《分子病理诊断实验室建设指南(试行)》、《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个体化医学检测质量保证指南》、《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个体化医学检测实验室管理办法》、《测序技术的个体化医学检测应用技术指南(试行)》、《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检测规范化北京专家共识(2019年版)》进行。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