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谷雨时。4月20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与臻和科技联合举办2019“CSCO臻和精准治疗高峰论坛”在济南成功举办。百余名专家学者、临床医生代表云集泉城,围绕“肺癌的免疫治疗进展、精准医疗时代的病理诊断、放射免疫治疗新实践”等核心议题,为肿瘤学精英们献上了一场学术盛宴。
此次论坛汇聚国内肿瘤领域重量级大咖,特别邀请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李宝生教授,解放军第960医院王宝成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晓燕教授,以及臻和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医学官张恒辉博士担任论坛演讲嘉宾;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盛立军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任秀宝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丁翠敏教授、南开大学天津人民医院王华庆教授担任会议主持,现场互动精彩,气氛热烈。
共同出席的还包括湖南省肿瘤医院陈柏林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何明教授、山东省胸科医院胡华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黄鼎智教授、毓璜顶医院宋轶鹏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解英教授、威海市立医院杨福俊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秋安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张真发教授等嘉宾,纷纷参与会议讨论,发表独到见解。
会议开场,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宝生教授对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在致辞中提到,精准检测对推动整个医学的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CSCO臻和精准治疗高峰论坛”这类平台,有助于促进山东省以及周边区域在精准医学领域的交流和发展,最终为患者带来福音。
解放军第960医院的王宝成教授做了题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与展望》的报告,主要解读了肿瘤免疫治疗目前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与机遇等内容。他多次强调,肿瘤免疫治疗要重视临床数据的积累,中国的精准治疗一定要构建国人的临床大数据库,真正实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天津市肿瘤医院的王长利教授分享了题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精准治疗进展》的报告,通过真实世界的病例探讨免疫治疗在肺癌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领域的价值;辅助靶向治疗,离不开精准检测,多基因平行检测;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病理缓解率最高,对于肺癌治疗的早期应用,疗效更好。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周晓燕教授发表了题为《精准医疗时代的病理诊断》的主旨演讲,内容贯穿“遗传性肿瘤的筛选、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数据分析、靶向治疗的靶点鉴定和筛选、耐药机制”等多方面内容。
山东省肿瘤医院的于金明院士在《精准肿瘤学新实践》报告中强调,免疫治疗是很“火”,但不是适用于所有患者。精准检测是精准免疫的前提,要想真正地用好免疫治疗,需要跨界融合“精准”与“治疗”,没有精准则是无的放矢。
臻和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医学官张恒辉博士在《多维评估助力更精准的肿瘤治疗》报告中强调,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因素众多,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提高检出的阳性率。检测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多维诊断平台,从诊疗经济比的角度来看,小panel虽然价格占优势,但获取的信息极为有限。此外,免疫治疗还应该考虑动态评估,从而对免疫治疗的全程进行监测。
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精准诊疗的现状与思考”等话题进行了丰富而精彩的讨论。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盛立军教授在讨论中指出,免疫治疗带来了很多优势,但也存在诸多挑战;例如很多临床医生的对免疫治疗的认知还有待提升,免疫治疗的伴随诊断尚无标准。为了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就必须有精准检测。此外,南开大学天津人民医院王华庆教授在总结中提到,期望未来精准诊断的发展结果是“双赢”——患者获得精准治疗的前提是精准诊断;有了精准诊断,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秉承“精准未来,和创共赢”的会议宗旨,2019年度“CSCO臻和精准治疗高峰论坛”已经登陆厦门、济南。该系列活动将继续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通过聚合各地专家学者和科研资源,促进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和实践,共同推动我国肿瘤精准医疗的研究和发展,为实现全民的抗癌中国梦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