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绿意填满的季节,一段百花盛开的时光。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臻和科技再次来到美丽的鹭岛,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举办2019“CSCO臻和肿瘤精准治疗论坛”厦门站会议。本次论坛以肺癌精准治疗和多维诊疗为核心议题,探讨肺癌早期及晚期精准治疗的探索和实践、精准诊疗的现状与思考、多维评估助力临床精准实践等内容。
此次论坛汇聚国内肿瘤领域重量级大咖,特别邀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笪冀平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海涛教授担任会议主持,深圳市人民医院杨林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文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柯尊富教授,以及臻和科技创始人兼CEO杜波、臻和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医学官张恒辉博士担任论坛演讲嘉宾。
共同出席的还包括海南省人民医院董文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段海玲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赖金火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梁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来昱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欧阳雯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继勇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赣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周翡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临床医生、媒体代表。现场互动精彩,气氛热烈。
会议开场,大会主席张力教授发表致辞。张教授对本次会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众多专家朋友远道而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杨林教授发表了题为《早期肺癌精准治疗探索》的报告,探讨围手术期的核心治疗、新辅助免疫治疗、辅助靶向治疗、肺癌早期筛查、术后复发监测等内容,分享了‘以手术为基础的早期肺癌如何提高疗效与延迟复发’的思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梁文华教授带来了题为《晚期肺癌精准治疗实践》的主题报告,分别梳理了靶向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覆盖了“驱动基因的单个基因变异、共突变、耐药机制和免疫治疗对靶向治疗的冲击等研究进展”;同时,通过解读“PD-L1、TMB,以及新兴的标志物TILs和RNA表达谱”等信息,阐述了免疫治疗的热点内容。此外,梁教授对臻和提供的多维诊断平台表示了肯定,强调临床治疗需要多种检测平台联合,才能真正做到精准诊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柯尊富教授在《多维评估助力临床精准实践》的报告中,分别从“靶向治疗的分子诊断与疗效预测、免疫治疗经典标志物的规范评价、肿瘤微环境探索预测疗效与预后”三个方面解读了在肺癌精准诊疗的新时代,多维度综合评估是关键。
会上,臻和科技创始人兼CEO杜波针对肿瘤的发展历程及其诊断演变趋势发表了演讲。他表示,臻和希望同医生、药企在用药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治疗方式等多个领域中共同合作探索,致力于在数据驱动的癌症精准诊疗行业中成长为最好的服务提供商,成为改善肿瘤生命质量的引领者。
臻和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医学官张恒辉博士在《以肿瘤临床诊疗路径打造多维精准诊断体系》的主题报告中透露,臻和已经打造了一整套多维分子标志物检测的平台体系,除了NGS高通量测序、多靶点IHC分析、免疫全景IO panel评估、免疫相关液相因子的芯片之外,还囊括了T细胞组库、甲基化检测以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他强调,产业公司应该与临床平台相互结合,目的是为了促进整个体系中临床研究的开展和产业转化的实现,为患者个体化治疗奠定数据基础。
除学术报告外,论坛上还设置了对话环节。专家学者、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与企业代表针对“晚期肿瘤患者多次检测的应用价值、术后检测对临床治疗的意义、NGS检测panel大小的选择、精准诊断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最后,大会主席周彩存教授在总结致辞中对本次会议及臻和的成绩均给予了高度赞赏。他指出,犹如靶向药品的价格变化一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肿瘤基因检测的费用也会经历由高到低的过程。尽管现阶段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但医疗从业者和产业公司仍需要砥砺前行,积累足够的数据,建立临床研究,最终找到肿瘤基因的临床价值。
“CSCO臻和精准治疗高峰论坛”在2018年总共举办了七场,本次会议作为2019年系列的第一场,是开局之“站”,意义非凡。借助CSCO与臻和搭建的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各地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臻和也将持续在精准医疗领域深耕细作,追求品质;在与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合作过程中,继续助力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